
2017年1月8日,科学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悄然陨落。7年前的那个冬日,他顶着纷飞的雪花,从英国归来,大步流星走进这里的时候,震动海外。有外国媒体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
他,就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
时代楷模
黄大年

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把爱国之情 报国之志
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在“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全额资助下,被选送至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国外学习工作期间,一直关注祖国的发展变化,经常回国交流讲学。在英国从事海洋和航空快速移动平台高精度地球微重力和磁力场探测技术开发,带领的研发团队长期被作为跟踪和赶超的主要对象。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位“千人计划”归国者。

黄大年回国后,先后筹划和组建了“吉林大学移动平台探测技术研发中心”和“吉林大学海洋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将多学科优势资源整合到国家急需的陆地和海洋资源勘探领域中。同时成为了国家“863计划”“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和“地球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科研经费支持累计近5亿元,是当时“千人计划”专家科研项目中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最大的。“航空探测装备主题项目”在短期内突破国外严格禁运和技术封锁瓶颈,用5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艰难路程,填补了我国空白,对国防安全建设和深地资源勘探具有支撑作用和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地球深部探测关键仪器研制与实验装备项目”的负责人,他凝聚和引领400多名中国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的优秀科技人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具备万米大陆科学钻探技术能力的国家。专家组在成果验收时一致认为,项目表明中国重要探测装备技术研发获得重大突破,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黄大年在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期间,指导了44名研究生(其中18名为博士生),其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就有14人。他治学严谨、关心学生,默默资助生活困难的学生,热心帮助患重病的学生家长解决治疗问题,并多次担任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评审专家,为国家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提供服务。
振兴中华,乃我辈责
追溯他的成长历程
你会发现
他对祖国的爱一直都是他最深的情结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1982年1月
他在大学同学毕业纪念册上的留言
就已表明了他爱国报国的心志

黄大年留学英国18年,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回国前,他住在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里,妻子还经营着两家诊所。2008年,中国开始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他用最短的时间辞职、卖掉房子和诊所、办好了回国手续。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被誉为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他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
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
作出了突出贡献。

舍弃这些回国,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这句歌词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无论身在何处
《我爱你,中国》
都是他最喜爱的歌
歌里有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回国的根源就是情结问题
我惦记着养育我成长的这片土地”
这是一个朴实而简洁的答案
黄大年同志无论是在读书求学
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
始终把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作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为实现科技报国的理想
忘我奉献、鞠躬尽瘁

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
学习他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
学习他教书育人
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
学习他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