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疫情中的大学生志愿者抗疫青春故事—21数媒3马佳杰
发布人:刘群  发布时间:2022-04-15   浏览次数:39

班级姓名:21数媒3马佳杰

服务地点:浦东新区祝桥镇道新村村民委员会

服务岗位:协助完成各项工作

服务内容:宣传引导、秩序维护、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码登记、物资运送等工作

服务时间:2022年3月19日至今

志愿服务情况介绍

我是21数媒3班的马佳杰,今年3月,本市疫情多点持续频发,形势十分严峻。疫情的突然升级,导致学校转变教学模式,很多居民区楼栋和村组都被暂时封闭管理,在这原本春暖花开的季节,寒流却不愿散去,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挑战。在这多事之“春”,我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逆行者”的队伍中。

有人觉得基层工作就是每天一杯茶加一份报纸,朝九晚五。在志愿村委会工作的20个日夜,我收获了许许多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记忆深刻。人生第一次穿上“大白”防护服,一脸的兴奋,从早晨7点开始到下午3点,机械重复着帮助老年人申请健康码的工作,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当一天工作结束,脱下闷热的“大白”防护服时,十分狼狈,顿时觉得千千万万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的不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面对当前疫情,基层工作者不是医护,也没有很专业的防护设备,但是必须24小时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要负责辖区内的人员筛查,排摸流动人员,做好全民核酸检测及抗原检测的准备和现场组织管理工作;再到封闭卡口的值守,政策的解读宣传和执行,帮助村民去各个医院配药;政府发放的物资还需要搬运和发放到每个村民收中,到处都是基层工作者没日没夜到处奔波的身影。有家不能回,每天晚上在办公室打地铺,也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有的志愿者突发心绞痛,为了不耽误工作在检测现场靠吃保心丸来继续工作,还要配合疾控中心完成人员的流调以及核酸检测复核、转运工作等。充分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守护了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

特殊时期,我们青年大学生越要扛起责任,拿出担当,用坚定的信念和实际行动去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

志愿服务心得体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18日,我在朋友圈看到了祝桥镇道新村在紧急招募防疫志愿者。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刚开始我的父母极力反对我去的,担心我被病毒感染,朋友们也问我为什么要去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我说:“因为疫情的突发及迅速传播,当代大学生冲锋在前是必须做的,与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相比,我们能做的并不多。对我而言,不仅是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我希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我们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为社会、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志愿服务期间,我协助村委会做好宣传引导,维持队伍秩序,抗原检测,核酸检测二维码登记,发放及运送物资等各项工作。

在防疫志愿者中,有退休的热心叔叔阿姨,有青年大学生,有为民服务的党员同志,有退役军人,也有奋斗努力的上班族……大家放弃了自己的闲暇时刻,冒着雨、冒着感染的风险以及承受着长时间站立、坚守岗位时身心的疲惫,而回报的只有村民们的一声声谢谢。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应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发扬的品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催人奋进的新时代正能量,值得我们去传递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