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日活动】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观看《志愿军:存亡之战》红色电影主题活动
发布人:刘群  发布时间:2024-11-16   浏览次数:58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为了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党员集体观影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

影片聚焦铁原阻击战。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刚刚结束了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

为了完成任务,63军189师的战士化整为零,把自己变成一根钉子,牢牢钉在阵地上。1营阵地上,身为营教导员的李想立下“一步也不会再退”的誓言,死守阵地;炮火连天中,李默尹一家三口在战场上团聚,一把钥匙,一顿战壕中的团圆饭,让这个因战争分离的小家更为亲密。

为了给新中国造出更好的武器,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在张孝恒的保护下进入战场。身为警卫员的张孝恒坚信,守住了吴本正,就是守住了祖国的未来;孙醒、杨三弟也纷纷来到铁原。63军全体将士一起,在铁原战场上筑成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在这场存亡之战中,无数志愿军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安宁,换来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同时,我们也要传承和发扬志愿军战士们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畏艰难,勇于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教师高唤唤:11月15日下午,学生党支部组织我们观看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它带我们回顾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抗美援朝岁月。面对我军和敌军作战装备差异巨大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无数志愿军战士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用血肉之躯成功抵御了敌人的猛烈进攻。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新时代,我们更要传承和发扬志愿军精神,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吴玮琪:11月15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与支部同志们一起观看《志愿军:存亡之战》,我感触颇深。影片中志愿军战士在铁原阻击战中,面对强敌与恶劣条件,以顽强意志和无畏精神坚守阵地,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展现出的家国情怀和英勇事迹令人动容。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意识到要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将其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责任感,激励学生在新时代努力学习、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

教师金聪滢:这次和我们支部的各位党员同志,一同观看了志愿军电影。电影以2.5万志愿军的血肉之躯,拼死抵抗5万联合国志愿军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敌我力量的悬殊和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和前仆后继,在曹川水库的争夺战以自己的血肉铸就了钢铁的防护,这样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令我一度泪目,感谢各位前辈的无私付出,也感谢有他们,现在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我们将会传承先辈火炬,继续砥砺前行!!!

学生汪津京:《志愿军:存亡之战》让我深受触动。影片中,战士们以无畏之姿奔赴战场,那一幕幕冲锋画面,尽显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松骨峰上的惨烈战斗,志愿军以血肉之躯抗击敌人,诠释了不屈的精神。他们远离家乡,为了和平和正义,义无反顾。那硝烟弥漫的场景,深深印在脑海,让我明白今日之和平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传承他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