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诗意之旅,探寻文人墨客的百年情怀,24数媒本科专业学生赴上海南社纪念馆开展团日活动。

为深化团学教育,赓续红色基因,近日,信息工程学院24数媒本科班团支部组织同学们前往上海南社纪念馆开展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沉浸学习,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南社先贤以笔为戈、以文载道的家国担当,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汲取奋进力量。
上海南社纪念馆坐落于金山区文化街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也是近代革命文学社团南社的重要发源地。作为辛亥革命前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团体,南社汇聚了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他们以“操南音,不忘本”为理念,用诗词唤醒民众、以笔墨推动社会变革,在民族独立与思想解放的浪潮中书写了壮丽篇章。


参观活动中,同学们尤为关注南社成员在淞沪抗战期间的壮举。南市难民区的历史展区揭示了一段感人故事:战火纷飞中,这片区域庇护了数十万难民,成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典范。纪念馆通过沉浸式展陈,还原了先贤们以文学为纽带、团结进步力量的场景。面对柳亚子的诗稿、陈去病的信札,同学们轻声诵读,仿佛听见百年前激昂的论辩声;透过“以笔为戈”的专题展览,更深刻体会到南社文人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命运的赤子之心。


“他们的目光中不仅有文人的儒雅,更有战士的坚毅。”一名同学在观后感中写道。参观南社期间,大家通过自主观察、小组讨论,将书本知识与历史现场联结。有同学感慨到:“南社先辈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却以非凡的勇气担起了时代重任。”

夕阳西下,同学们满载而归。此次团日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寻根,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南社精神跨越百年,依然激荡着当代青年的热血,我们要以先贤为榜样,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数字媒体领域勇攀高峰,为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贡献青春力量。
历史的火炬永不熄灭,南社的故事仍在续写——新一代青年,正以奋勇拼搏之姿,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