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空降中侨大学!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揭牌起飞 ,共绘低空经济新蓝图!
发布人:刘群  发布时间:2025-06-07   浏览次数:186

一架无人机从课堂实训台起飞,穿越产教融合的“最后一公里”,降落在城市空中交通的产业前线——这样的场景将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常态。


2025年6月6日下午,低空经济产业产教融合新生态论坛暨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隆重举行,上海湾区低空应用技术市域产教联合体、全国低空应用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启动授牌。教育部、行业协会、金山区政府、数家头部企业及院校代表齐聚金山,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签约,以“教育链对接产业链”的创新实践,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号召。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升级的新赛道。当前,上海市正全力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加速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已被纳入国家战略与上海发展蓝图。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低空遥感等场景的爆发式增长,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迫切需求,亟待职业教育精准破题。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主动对接产业前沿,联合头部企业共建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紧扣低空经济产业升级、区域协同、开放创新三大方向,践行国家战略要求,落实党的二十大“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部署,积极打造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中侨样板”。这片新质生产力的“蓝海”中,职业教育必须成为搏击风云的破浪者!

会前,一架标注“战马”字样的直升机从浦东机场飞行抵达中侨大学,低空经济产业学院蓄势待发!机组人员在降落后打开舱门,在旋翼掀起的疾风中开讲这堂“操场上的实景课”!

图书馆主会场外大厅同步举办“低空经济科技成果展”,多架工业级无人机、无人机物流模型及空域管理系统演示装置惊艳亮相,成为活动现场的科技亮点。


政校行企四方联动

打造低空经济“人才引擎”

随着主持人的宣布,本次低空经济产业产教融合新生态论坛暨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揭牌仪式正式拉开序幕。主持人向各位参加会议的同学逐一介绍参会领导及合作企业,同学们以掌声表达对他们的欢迎。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曹雨平在致辞中表示,“产业学院是我校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的关键举措”。学校将依托华东无人机基地产业优势,落实《上海市职业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三个聚焦”要求,践行“一院一镇、百团百企”的金山承诺,持续推动“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未来,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将围绕飞行器运维、智能驾驶、空域管理等核心领域,构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的共生发展模式,培养懂技术、精操作、会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让学院成为低空经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的核心枢纽,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注入职教动能!”

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杨晓春高度肯定了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建设是“职教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生动实践”。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需要“政校行企”构建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聚焦协同育人,贯通“四链” 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瞄准技术前沿,推动“课堂即车间”的场景化教学,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三是发挥示范效应,为全国职教改革提供参考范式。协会将全力支持学院建设及国家级产教融合项目申报,推动成果向中西部推广。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简大年谈到,面对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与高端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联合会将发挥200多家行业协会与1600余家企业会员单位及多个实体服务功能平台的优势,与中侨大学携手推动“低空+智慧物流、文旅会展”等应用场景落地,破解人才结构性短缺难题。他表示:“我们期待与学校共同探索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创新模式,为‘低空经济上海高地’建设注入动能。”

上海裕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峰作为企业代表,阐述了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实践,从产业端剖析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缺口,提出构建“全链条共育机制”,让学院成为产业“人才蓄水池”。


三大板块同步启动

构建产教融合立体网络

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会长杨晓春、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副秘书长郭阳、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简大年、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朱洲龙、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董事长严健军、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郑瑛、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党委副书记郑浩莉、上海新金山工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顾菊英共同为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揭牌。

活动现场同步启动三大板块。

1.上海湾区低空应用技术市域产教联合体

由上海御风未来、上海新金山世纪航空(华东无人机基地)、中侨大学等聚合33家政府、企业及院校单位共建的上海湾区低空应用技术市域产教联合体,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低空经济产业带。

作为金山区低空经济三年行动的核心支撑,联合体以“一核两区”产业空间为实体载体,突破政产学研壁垒,构建技术研发、人才输送与成果转化闭环,成为国家职教改革“一体两翼”战略的关键市域实践。

2.全国低空应用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联合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上海新空直升机有限公司、穿越千机创新科技集团、上海大学等聚合50余家头部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组成的全国低空应用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建设。

全国低空应用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启航,低空经济产教融合进入跨域协同的新阶段。面对百万级人才缺口的紧迫挑战,共同体以“四链一体”为核心机制,打通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闭环。未来将通过制定行业职业标准、共建实训基地、攻关卡脖子技术三大路径,为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端技能人才,加速实现从“校热企冷”到“共生共长”的生态跃迁。

3.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签约

与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瞰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先丰物流等研发制造及应用类企业,与苏州市航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政府平台,与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共9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议签约,实现“课堂即车间、毕业即上岗”。


论坛聚焦前沿议题

共议产业发展新路径

在低空经济产业产教融合新生态论坛上,三位专家围绕产业前沿作主题报告:上海市工程咨询行业协会、中国工程咨询行业低空经济专委会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大课题(低空经济)负责人王颖解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中科星图首席科学家张立分享《星图低空云——构筑低空经济新基建》,2024 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冠军吕晨昕探讨《高校科研团队与低空产业的协同创新路径——上海交通大学 “以太极客中心”》,为产教融合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导向。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将以“四个新”为发展路径:开辟人才培养新赛道、构筑产教融合新高地、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肩负行业协同新使命,力争成为全国低空经济领域产教融合的标杆范例。随着长三角地区低空经济产业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的成立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随着多架无人机在会场外腾空而起,这片承载着新质生产力希望的“蓝色疆域”,正由产教融合绘就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