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信息工程学院在10号楼404室开展“书记上党课”活动,学院院长、教师支部书记赵欣以“涵养文化自信,驱动创新发展”为主题,为全院师生党员讲授专题党课。此次党课紧扣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时代命题,结合学院学科特色,旨在引导师生党员从文化根基中汲取力量,在科创实践中彰显担当,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课上,赵欣书记结合信息工程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深入阐释了文化自信与科技创新的内在关联。她指出,文化自信是创新创造的精神源泉,正如《哪吒2》的成功,正是以科技手段激活传统文化基因——三维动画复现“山河社稷图”、青铜饕餮纹化为视觉特效,让古老智慧在光影中焕发新生。这启示师生党员,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探索中,既要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从《周易》哲学、传统符号中寻找灵感,更要以“守正创新”的姿态突破思维定式,让文化底蕴成为技术创新的“源代码”。

赵欣书记以DeepSeek的崛起为例,强调年轻力量在科创领域的引领作用。“从Top高校应届毕业生到年轻科研骨干,中国创新力量正以‘高性价比创新’破解行业难题”,她鼓励师生党员以这些青年科创者为榜样,将个人研究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在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等关键领域主动破局。她特别提到,学院正推动“文化+科技”融合项目,比如将传统纹样数据库与AI设计算法结合、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这些探索正是文化自信在科研实践中的生动落地。

针对师生党员的角色定位,赵欣书记提出具体要求:教师党员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将“唐宫夜宴”“黑悟空”等文化IP背后的创新逻辑转化为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科创思维;学生党员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文化科技项目,在开源技术开发、数字文创设计中践行“科技复活历史DNA”的理念,让技术成果既具科技含量,更有文化温度。
参与党课的师生党员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大家认为,此次党课清晰勾勒出“文化筑基—创新赋能—科技领跑”的发展路径,明确了信息学科师生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学院将以此次党课为契机,持续推进“文化+科创”品牌活动,通过成立跨专业创新团队、举办传统文化数字化设计大赛等方式,让文化自信真正成为驱动学院发展的“双引擎”,助力师生在信息技术领域书写兼具文化底蕴与科技力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