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专业介绍

专业特色:

本专业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依托于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低空经济创新实验室以及硕博科技创新团队的导师制,构建了坚实的人才培养平台。专业聚焦于人工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核心应用,以机器感知、智能控制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理论为基石,构建了融合机器视觉、机器人技术、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物联网等多领域技术的控制系统平台。通过采用“人工智能+X”的创新应用模式,本专业紧密对接工业、信息、交通、医疗、电力、金融等关键行业,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还积极拓展应用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在实践教学方面,本专业与科大讯飞、华为云、腾讯、联想等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建了占地约500平方米的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配备了5间先进实验室,实训设施完善,可同时满足200名学生的实训需求。此外,近3年来,本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和行业级竞赛,取得了显著成绩,荣获了多项重要奖项,包括前沿技术的一带一路金砖比赛、教育部A类顶尖大赛以及国际赛等,其中制造机器人国际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二、三等奖等,充分展示了本专业的教育实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重视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学生将掌握AIGC、大模型、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电子电路和Python编程等专业知识与技能。毕业生将具备在互联网、自动驾驶、智慧交通、物流、共享出行、智能金融和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算法应用、深度学习技术分析、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同时负责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优化、运维和管理。



主干课程:

人工智能导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分析程序设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AIGC、大模型、计算机视觉、鸿蒙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与应用等。


职业技能证书:

人工智能训练师、计算机视觉设计开发与应用、自然语言处理设计开发与应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应用、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物联网等级技能证书、WEB开发工程师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主要集中在与“人工智能+X”相结合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产品开发、系统测试、技术支持与咨询、运维管理以及教育和教学工作,亦可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就业方向主要涉及图像识别、智能语音、机器人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家居、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领域。毕业生有机会加入华为、科大讯飞、百度、谷歌、腾讯、商汤科技、阿里巴巴、旷视科技、思必驰、地平线机器人、小I机器人、大疆创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